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会计处理是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不管是简单的做账,还是有些税务工作的会计分录,都是需要财务人员熟练操作的。会计分录虽然常见,但是真正做起来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关于纳税退税的情况。
案例1: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4年8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5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5万元通过认证。5月末留抵税款4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要求计算当期的免抵退税额并做相关会计分录。
1.剔税: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250×(17%-13%)=10(万元)。
2.抵税:当期应纳税额=100×17%-(35-10)-4=-12(万元)。
3.算尺度: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比较: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为12万元。
5确定:如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则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如下:
(1)不予抵退的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1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万元。
(2)应退税额部分:
借:应收补贴款12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2万元。
(3)免抵税额部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产品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4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4万元。
根据两个会计分录的贷方合计数,12加上14就是企业的出口退税限额26万元。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免抵退税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