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
保证增信行对纸质票据进行保管并为贴现人的偿付责任进行先行偿付。所以保证增信行的被保证人是贴现人,也就将票据进行贴现的借款人。
贴现账务处理中的问题分析
案例描述:20×1年10月4日,某公司将持有的一张票面金额为100000元、票面利率为6%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已知该票据的出票日期为20×1年8月1日,票据期限6个月,即次年2月1日到期。银行贴现率为9%。
案例分析:
票据到期值=票面金额+票据到期利息=100000+100000×6%×(6÷12)=103000(元)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天数÷360)×贴现率=103000×(120÷360)×9%=3090(元)
实付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103000-3090=99910(元)
本例中,银行实付贴现金额为99910元,小于票面金额100000元。实务中有人参照无息票据贴现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即利息收入=票据面值-实付贴现金额,其会计分录为:
借:贴现资产——面值100000
贷:吸收存款——贴现申请人户99910
利息收入90
到期收到款项时,再做分录:
借:联行往来科目103000
贷:贴现资产——面值100000
利息收入3000
票据贴现的本质是一种质押贷款,贴现申请人为获得资金而将票据质押给银行,银行按票据到期值发放贷款,但同时扣收贴现利息的一种交易。提前扣收的贴现利息是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这段时间的收入,因此不能将其全计入贴现日所在期间,而应将其分摊到每个受益期。
反观上面的会计处理,显然是在盲目套用无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以致出现以下问题:
1.贴现利息3090元,应暂时存放于利息调整账户,以后分期转回。但上述处理却在贴现时即确认利息收入,而且确认的金额也不是贴现利息3090元而是3000元。
2.贷款的利息收入是根据本金、利率、时间计算得出,但上述处理中,利息收入3000元集中在票据到期日的发生额,3000元是倒挤出来的,而不是根据本金、利率、时间计算得出的,这不符合利息收入的计算原理。
3.票据资产的价值按面值入账并保持不变,不能反映真实信息。
关于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解答先到这里,要是企业的纸质票据有保证增信,保证增信行必须是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不能进行保证增信。关于票据保证增信的内容如果财务看了文章介绍后还有许多不懂,可以在线询问老师获得正确答案。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保证增信是什么意思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