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适用税率问题: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
二、会计分录
1、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区别在哪里
一、账户性质不同:
1、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费用 和 所得税费用最大区别性质不一样即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是负债类账户,而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按照反映流动性强弱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流动负债类账户和非流动负债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负债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
3、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的一种,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应为零.
4、应交所得税贷方记录应缴纳的所得税,借方表示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如在借方,反映企业多缴的所得税.
5、所得税费用是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发生的所得税费用,贷方表示结转到本年利润的所得税费用.期末无余额.
二、金额不同: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实际本质不同:
1、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当期应承担的所得税.
2、应交所得税是按照所得税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如何计算应缴所得税?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