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设置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其中总账、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
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业户,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建账和办理账务;聘请注册会计师或者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有实际困难的,经县(市)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等;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对于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所得的,其电子计算机储存和输出的会计记录,可视同会计账簿,但应按期打印成书面记录并完整保存;对于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反映其收入、所得的,应当建立总账和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其他账簿.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账软件、程序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备案.
设置会计账簿的原则有哪些?
全面性原则;
账簿的设置首先要保证全面地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账务收支情况,为日常经营管理,编制会计报表和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料.因而设置账簿不能过少,过于简单.
从实际出发原则;
由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各不相同,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方式各有特点,账簿的设置也应各不相同.设置账簿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经济活动频繁,规模大,会计人员多,分工细的企业,账簿设置可以细些,多些,而经济活动较少,业务简单,规模小,会计人员少,分工较粗的单位,账簿设置可以粗些,少些,相对简化些.
科学性原则;
设置账簿时必须注意其科学性,既要有日记账簿,又要有分类账簿,既要有提供总括资料的账簿,又要有提供明细资料的账簿,同时,既要注意便于会计人员之间记账工作的分工,又要注意会计人员之间的配合和相互监督,工作不重复,不脱节,可以互相牵制,同时明确责任,要做到账簿之间的关系清晰明朗,账簿的内容通俗易懂.尽量避免重复记录,减少无效劳动,节约会计费用.
通过阅读上文中会计学习资料老的讲解,大家对于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都看明白了吗?假如您还有疑问,不妨咨询会计学习资料的老师哦.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财务人员的账簿分类有哪些要求?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