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有正常损失和非正常的损失.
1、、对于正常损失的帐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存货损失或坏账损失
贷:原材料、产成品等
2、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帐务处理
(1)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产成品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经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产品加工以后损耗的部分怎么入账?
原料加工过程中无论是外发加工还是自己加工,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损耗是难免的.但是损耗在合理范围内应计入制成品的"委托加工物资".如果损耗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根据外发加工合同,应由加工方承担的,计入"其他应收款--(加工方名称)",应由外发方自己承担的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查明原因后连同损失原料的进项税一同转入"营业外支出".
如何区分损耗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主要看加工制成品的工艺设计书中给出的原料制成率区间,例如:生产1吨21支棉纱需要耗用原棉1080公斤,合理区间±5%.也就是说生产1吨棉纱原棉的损耗在75-85公斤之间都属于正常损耗.如果是自己生产的,都可以且应该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成本";如果是外发加工的应该计入"委托加工物资".超出85公斤原棉损失的属于非正常损失应该在查明原因后,有责任人或保险赔偿的计入"其他应收款";需要企业自己承担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包括损失原料的进项税),的确属于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损失,向主管税务部门提供证明材料,申请税前扣除,被批准税前扣除后方能税前扣除.否则,不准税前扣除.
关于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的问题,上述文章将其分为正常与非正常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解答.想了解更多的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会计学习资料.
以上便是用友软件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怎么入账?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会务费账务处理